非二本留学学校排名和邵阳大学批量培养海外在职博士背后的制度诱因是什么

本站原创 0 2024-10-10

马文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湖南省邵阳学院发布的《出国留学博士毕业返校待遇公示及拟引进同类型博士名单》。

这份名单包括23名取得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的在职教师,他们每人的引进费用高达84.4万元,合计花费近2000万元。

邵阳大学的这份引进人才待遇公告,让高校批量培养海外在职博士的问题浮出水面。然而,只有两年学习时间和流行期的网络课程培训模式,其培训质量也令人担忧。

与此同时,菲律宾亚当森大学被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列入“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名单,属于不被推荐留学的高校。

事实上,大学为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提供资助和奖励并不新鲜,但如此有组织地批量培养海外博士还是不多见。

为什么这所大学对师资队伍的博士比例心心念念?如此批量“炮制”博士文凭是否可取?如何扭转人才选拔的“唯学历论”?

教师中博士的比例不应该决定学院升级为大学。

邵阳学院官方简介显示,教职工4324人,其中博士553人(含在读)。

在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中博士占比为57%,而在全部教职工的占比则更低。

学校希望到2035年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的办学层次,博士学位是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标配”。增加博士和硕士学位项目,需要增加教师队伍中博士的比例。

报道称,邵阳大学苦于难以引进从中国毕业的博士人才,因此不得不在内部选拔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并组织他们到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该校藉此提高教师队伍的博士比例,而这有利于其日后升格为大学并申请博士点和硕士点。

近年来,职业院校出现了升格的趋势,都希望从专科升格为大学。似乎名字的改变会带来地位的提升,学校命运的改变。

这同社会对大学的青睐有关,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比学院更高一级。

但这样一来,职业院校就脱离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可能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尤其是对于本该学到更多实用技能的学生来说,在越来越强调动手能力的就业市场,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本科学历也不一定比大专学历更吃香。

比如,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但是很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却早早签约一人难求。

对于直播等新兴业态,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学术性的。

大批优秀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的四大类型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校企联合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但是,当前职业院校的办学思路和师资配比却与此不相适应,甚至在朝着与之相反的方向转变。

目前,在高等学校的考试认证中,有关部门对教师队伍等办学条件的要求较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往往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指标。

职业院校比拼的是教师队伍的博士比例,而大学则更关注海外博士比例。

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的比例没有必要,博士学位也不应该成为衡量教师队伍质量的主要标准。

比如艺术、体育、制造等专业,至关重要的是动手操作和实地实践,而非学术和理论。

同时,这些专业的博士点普遍较少,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匮乏。对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的比例设定硬性要求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目前量化简化考核的做法十分盛行,导致相关部门难以回归办学初衷,导致地方高校以对策应对政策。

教育主管部门应摒弃数人头和重学历的考核认证思维,更加关注教学质量,并对不同类型的院校进行差别化管理,避免“一刀切”而导致千校一面。

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避免只关注学历学位,也有利于打破人才困局。

博士人才招聘难,高校需要反思。

邵阳学院为什么更进一步,组织老师去海外学习?据报道,学校的决定确实很无奈。

国内高校毕业的博士人才难觅,哪怕高薪吸引也无法满足需要,因此不得不组织校内教师速成博士学位。

为什么高薪博士吸引不到人才加盟?

一方面,博士扩招带来就业问题,很多博士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邵阳学院面临的人才短缺并非个例。

部分院校频频开出的高薪招聘广告满天飞,但是为人才成长提供的环境条件却不够完善。

为了防止人才流失,一些高校往往要求招聘人员签订五年到十年不等的“销售合同”。如果他们在此期间离开,他们将不得不支付高额赔偿。

很多院校的绩效考核压力较大,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分身无术,很容易在这种职业状态下“温水煮青蛙”。

由此可见,强调培养、控制、服务的人才环境的引入,往往会让博士人才望而却步,即使是高薪吸引。

2021年9月27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想仍然十分严重,一些用人单位习惯于管理人才。

与此同时,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仍然严重。

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引进和留住。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想真正吸引和招到高端人才,就要准确认识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的至关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战略的实施。

要以人为本,把人才放在第一位,真正围绕人才开展工作。

不拘泥于任何模式,减少人才,千方百计招揽人才,敢于先用人才,换位思考为人才服务。

要认识到人才工作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既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又要注重人才的培养、爱护和利用,做到人尽其才。

毫无疑问,邵阳学院的案例反映出当前全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和观念仍需纠正,避免以学历论人才培养和评价,甚至背离人才工作的初衷。

要认识到行行出状元,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序列和职业赛道,对人才进行差别化管理与服务,才能让人才真正脱颖而出。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

    上一篇:雍正杀吕留良的原因是什么发生了什么
    下一篇:马尔泰若曦一生有几个男人最爱谁
    相关文章